& Y" A! l7 ^. | C$ G) T8 X5 w! P4 n6 k0 S5 u
% S. W6 I" p8 K7 q) t
1 z. Q0 X; \/ y3 g7 k9 g4 x3 Q
* m1 ]; F2 T" V7 ?$ y6 s+ b) ?) K& W" l8 F
我所学的专业是乳品工艺,刚毕业曾在某国内老大级乳业集团工作。职位——收奶员。 # C/ R/ s: n3 G; y W& ^1 v+ d& k 9 {$ I+ F( d) r" H7 [, b6 B! ? 之前的三鹿事件,沸沸扬扬。其实在我看来,没什么奇怪的,事情总是要被揭穿的,只不过是时间问题,以及是哪一家企业成为那个撞上枪口的倒霉蛋。三聚氰胺——冰山的一角。也许这个事件就要告下一个段落,也许仅仅是个序幕的开始…… . g, z: }3 y1 z ' i0 ~& Z5 [6 ]$ Q7 B9 L5 q # t2 Z% K3 Q8 y' J 离职的员工到处去说原来公司的“坏话”,这个员工一定个没有道德的人。曾经我也是这么认为的,可最近我的想法变了,一个知道内情而不去告诉别人,眼看着别人吃亏上当的人,那才是个彻底道德败坏的人。 3 n9 x7 v4 U: z0 U+ ]# r 7 c8 X) ]) P- }2 C J1 B: u9 ^9 i7 a 离职后,我没喝过一滴奶!7 L* x* b1 w- s; K B- O. F# F# i
9 [( V9 {! Z! [. e- k' @! J9 u& p5 T3 r( t
我先讲一下,收奶的过程。奶农的牛奶由当地附近村镇的奶站化验收集,按品质高低,分等级付给奶农钱。品质的指标不外乎PH值,蛋白质,干物质这几项。然后由奶站(当然了奶站是私人老板的)用罐装车混装后运到工厂,然后由工厂取样化验,测算指标同样按品质高低,分等级付给奶站钱。 & N0 x r6 V- ~& a! d 1 C* q2 e& D ^: ?" T. ~2 W 3 ]9 S" d7 J$ L" _2 j5 q6 S % H$ u7 l& m. ?7 D 3 ? @# F' O& W ( f l- C% W; V' w% i9 o5 B* S5 e% e; A/ y+ I
5 @+ n- G$ R3 c9 O9 Z) b" B' v! N# n 不知道大家看没看出来,想没想到这种操作模式会出现什么问题?有人说了,不是“天然牧场”“工业化收集吗”? ; g" M" d% f) J" N9 ~1 ~' D3 A9 F3 B7 }1 a9 |
- L$ K: p) S+ F. t
有,的确有。但是我只能说:兄弟,你很傻,很天真! ' f, ]" R% d; F7 F Q* R& Z. `7 K9 {5 \2 ~ ; g/ R. [0 ?$ ~7 E 奶农想多赚钱怎么办呢?简单啊,掺水啊。那掺水指标降低就卖不上好价了怎么办?简单啊掺****啊。奶站想多赚钱怎么办呢?简单啊……。奶站的奶,是从各个散户收来混装到罐车的,有一家的突然变质了,怎么办啊,全车都倒了吗?几十吨一罐的奶,蛋白质低了怎么办?干物质低了怎么办?PH值低了怎么办?有的牛病了,用过抗生素怎么办?有的牛用了催奶激素怎么办? 8 g0 G/ R& W3 U% g; `. X7 d ; E% Z/ O& _- K8 i % T$ F' Q, |; n' ?) O 话说回来了,奶农那点小伎俩能瞒奶站吗?奶站那点小九九能瞒工厂吗?如果我说,奶站不知情,工厂不知情。都是“不法奶农”干的坏事,全国人要把矛头指向他们批判。那我可就真的,很傻,很天真。 6 u$ C8 m3 e& _2 M# M0 y3 ~* ~, a/ v/ P0 c
: n! k; a3 N4 t7 D: C& F$ x